点击进入高级站内搜索
这里是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202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党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三条 中央委员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沧源:凝聚合力 全域推动“清廉沧源”建设

    “如何用群众语言讲述廉洁故事?如何让廉洁文化宣传面更广、传播声音更响亮?这是我们组建‘清廉沧源’信息联络员队伍致力于解决的新问题。”今年,沧源自治县组建了“清廉沧源”信息联络员队伍,为深入推进“清廉沧源”建设,传播正风肃纪反腐正能量营造崇廉尚廉良好氛围。“清廉沧源”信息联络员微信群里,大家围绕行业部门主责主业,就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工作畅所欲言。有图片、有报告,有交流、有碰撞,大家集思

  • 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通报曝光党员、公职人员涉嫌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秩序问题(二)

    为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把严的基调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公职人员树牢纪法意识,规范日常行为,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采取“先曝光、后核查、再处理”的方式,对公安机关移送的辖区范围内党员、公职人员涉嫌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秩序问题进行集中通报曝光。现将2起党员、公职人员涉嫌酒驾、赌博问题通报如下:赵如忠,沧源佤族自治县公安局退休干部,2023年3月31日11:58因涉嫌

  • 【乡镇动态】糯良乡: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强化监督执纪

    为切实加强对糯良乡各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履职能力的监督,全面提升村级监督合力,护航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近日,糯良乡纪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结合2023年县委巡察反馈糯良乡集体“三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深入各村开展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摸清问题症结,督促完成整改,推动集体“三资”依法依规有序发展。糯良乡纪委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南撒村大寨自然村、贺岭永满自然村对第三季度集体资产、资金、资源以及民生资金发放的

  • 【乡镇动态】糯良乡:召开2023年干部职工警示教育会

    为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绷紧法纪之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督促班子成员管好自己、管好队伍,全体干部职工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营造全乡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近日,糯良乡召开2023年干部职工警示教育会。 会上,学习了关于酒驾、赌博,农村党员侵占农村集体资金、侵害群众利益等典型案例通报,警示各挂村领导、乡工作组长要坚决扛实责任,督促挂包村党总支强化农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坚决杜绝基层违规收费,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坐收坐

  • 纪检人手记丨怕拍古茶润我心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糯良乡怕拍村是我驻村的地方,怕拍以茶闻名,怕拍茶又有沧源“冰岛”之称。在这里,我有幸参与了驻村工作,也有机会深入了解了古茶树身上的学问。第一眼见到怕拍古茶树王,我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远远望去,它与其他茶树别无二致。走近后,上千年的古茶树如“太华长松”般,矗立在我眼前,高大、挺拔。微风拂过,阵阵茶香沁入心房。品尝怕拍茶,需先洗茶,在杯中留下古茶的清香,然后出汤,茶汤入口清甜,一股清香涌入鼻腔,口感纯粹自然。同是品茶,怕拍

  • 沧源:织密农村“三资”监管网 让村集体经济管理更“阳光”

    “本季度你们村杨某某和赵某某各享受临时救助金2000元,这一笔资金没有公示出来;发票数据显示,本季度支出驻村工作队经费为11277.5元,公示栏上张贴的数据却为1127.75元,请务必仔细核对,立刻整改。”这是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班洪乡公坎村就村务公开和“三资”监管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的一幕。为不断强化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年以来,沧

  • 沧源自治县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通报曝光(二)

    沧源自治县勐董镇芒摆村羊俄党支部书记、社会救助协理员、后备干部李俄改骗取边民补助资金,优亲厚友等问题。2019年8月,李俄改作为勐董镇芒摆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在明知其父亲李三栏已故的情况下,仍将其父亲纳入边民补助对象,且办理其父亲死亡注销时开具的证明中死亡时间与实际死亡日期不符,造成勐董镇财政所多发放李三栏2019年度边民补助1500元。李俄改身为中共党员,纪法意识淡薄,骗取边民补助资金,优亲厚友,造成不良影响。2023年7月,李俄改受到

  • 【乡镇动态】勐董镇:绘清廉底色 写实干担当

    “这是我们的村规民约,只有10条,比较简短、易记、管用,都是由老百姓的‘土话’变成的‘规矩’,如今成为了新时代边民的‘廉洁规范’……”这是近日龙乃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文均向驻村工作队员介绍龙乃村村规民约的一幕。 为强化驻村工作队员管理,深度践行“两个”革命,用好“三法三化”,为村(社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近日,勐董镇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第五次工作例会在龙乃村召开。镇党委书记、挂职副书记(驻村工作队

  • 驻村札记:“土气”是值得骄傲的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乡土于我们是熟悉的,每个人都与乡土紧密相连,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是乡土的一部分,“土气”是永远的印记。我以为“后浪”们只有牢记那份对乡土的情感,守住心中的乡土根,方能在时代洪流中行稳致远。弯下身子,抛去“牛气”驻村之前,我耳边环绕着很多说法。“小阳,基层的工作不好干,要干得好,更要说得好”“年轻人,要有干劲、要灵活,以后指着你们呢”……然而,基层并没有戴望舒笔下“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