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伙儿讲讲咱们身边的廉洁故事,安姆块是咱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也是沧源第一个佤族女校长。在工作的30多年里,她始终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生活节俭,她是我们妇女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在沧源自治县岩帅镇贺南村,一场院坝“微宣讲”火热开讲,妇女党员田依昌正在向村民们讲述着临沧优秀巾帼人物安姆块的故事。
文以化人,廉以养德。为了让干部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充分感知领悟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廉洁理念更好融入基层治理,在清廉村居创建中,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将凸显廉洁内涵与培育乡风文明相结合,通过打造“阳光村务”、涵养清廉家风、推进移风易俗等举措,让清廉与文明双向奔赴,解锁“融合共建”新密码。
“肖哥长在解放沧源斗争中机智果敢、英勇顽强,因其勤劳肯干,办事公道,深得群众信任,后来成为了沧源第一任县长;安姆块当校长报到第一天,就建议学校不要安排她丈夫分管仓库,还要求学校配备三把仓库钥匙,由三个管理员共同管理……”在沧源革命老区遗址馆,回荡着讲解员张德晓清亮的声音,面对驻足聆听的干部群众,她认真讲述着先进人物的红廉故事。
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深耕“红色富矿”中蕴含的廉洁因子,利用沧源革命老区遗址馆、班洪抗英纪念馆、鲍卫忠先进事迹陈列馆等一大批红色资源,综合运用院坝“微宣讲”、红色教育教学点宣讲等方式,把革命先辈、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当做生动教材,将红色展馆作为廉洁课堂,以红育廉让文化资源更具生机与活力。
在打造“阳光村务”上,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级财务、项目招投标、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事项全面公开、透明运行;另一方面,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依托“集体议事”“院坝协商”等活动载体,丰富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形式,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强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促进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等,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为让新风正气在全县不断充盈,县纪委监委统筹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力量,督促各级党组织把移风易俗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党员日常教育、村规民约中,以有效监督推动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完善。
“办客要从简、烟酒不上桌……”岩帅镇团结村把“宴席新规”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习气,在个人和亲属婚丧嫁娶事宜上控制宴席的规模和档次,倡导“以茶代酒,情谊不变”。
“自从推行新规定后,大家的文明意识提高了,自觉不攀比、不铺张、不浪费。请客仪式变简单,大家的负担也轻了。”团结村党员艾青说。(李玲 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