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的一个上午,太阳刚刚探出山头,沧源县委第一巡察组走进了勐来乡丁来村五组,当入户走访到陈尼砍户时,他正蹲在院角修理农具。
“老乡,我们是巡察组的,来看看大家日子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巡察干部走进院子里和陈尼砍拉起了家常。
从村干部履职讲到庄稼长势,当聊到户厕改造提升时,陈尼砍黝黑的大手顿了顿:“前些年修的厕所,说是有补助,可到现在好像没见发......”话音未落,他又摆摆手,“也可能是我记错了。”这句犹豫的话,吸引了巡察干部的注意。
巡察干部立即掏出笔记本仔细记下:“您说的厕所是哪年建的?有相关手续吗?”陈尼砍想了半晌,“我家是第二批建的,应该是2022年,月份记不清了,当时村上工作人员还来验收过,但验收材料不知放在哪里了。”
“您放心,这事情我们一定会核实清楚。”巡察组工作人员随即打电话给勐来乡农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要求立即查看陈尼砍家户厕是否已领补助。
乡上工作人员核查后向巡察组反馈,陈尼砍户的户厕信息确实未录入系统,也没领过补助。巡察组立刻拨通了村支书的电话:“群众的惠民款一分都不能少,明天请村上再安排人员入户复核!”
第二天清晨,乡上工作人员带着村组干部到陈尼砍家,测量尺寸、拍照存档、核对信息,仔细比对验收标准,当场录入系统,并叮嘱陈尼砍:“你放心,补助款很快就能到账。”
很快,补助款便审批通过了。巡察组给陈尼砍打去了电话,他激动地说道:“真的太感谢你们巡察组了!把我们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真真切切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就是用脚底板丈量出来的民心距离。”挂了电话,巡察工作人员在笔记本上添了这行字。
这场盛夏里的较真,不仅为陈尼砍讨回了本该享受的惠民款,更让乡亲们知道,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脚步,那些记满家长里短的笔记本,正是党和群众心贴心的最好见证。(县委第一巡察组)